訪問王博士之前,在網上搜索他的資料。原來,在Google及百度可以搜索到很多關於他的新聞。從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嘉賓、一帶一路資訊帶的新聞發佈會、世界中文報業公會演講、大學演講、各省僑聯外宣活動等等。後來才發現,訪問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在傳媒界、互聯網行業、廣告界涉獵甚廣,很難找到一個切入點,全面將他介紹給讀者,無論怎麼寫也不過是全豹中的星星點點罷了。

  他有一大堆公職,如:海外華文傳媒協會副主席、海外華文聯盟執行主席、香港廣告業聯會主席、華僑大學兼職教授、作家……等職務。他說:這一堆都是虛銜,我加入卓越團隊的那一天,在台上做入職分享的時候,忽然心底浮現弘一大師臨終時寫的四個字——「悲欣交集」。保險業是一個「歸零」的行業,每天都是新的起點,重新出發。我的悲就悲在,從此刻起,我在過去行業中建立的所有成績都歸零,如今要重新啟程,開啟人生的新篇章。我的欣喜也欣喜在選擇了一間享譽國際的保險公司,它擁有170年歷史,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出戰爭賠付、為坦達尼克號船員、乘客賠付,連英國皇室也是它的客戶;再一喜就喜在選擇了一個響譽行業的卓越團隊。那一刻,我好感恩得到卓越領袖施麗麗女士的邀請。

  在過去的一年中,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她給了很多協助,給了我很大的空間,讓我建立卓越巔峰團隊,我們也建立起了金石般的友誼。

  記者:您是傳媒界、互聯網、廣告界的雲級人物,怎麼選擇投身保險界?

  運豐:環顧四周,巨人們都在從事保險業,前有李澤楷(富衛保險)的一系列在保險業的收購;鄭裕彤家族的新世界發展(0017)及新創建集團(0659)斥資215億元,收購富通保險;後有阿里巴巴的馬雲,折資131億港元收購萬通保險⋯⋯

  他們是行業巨人,他們選擇的行業不會錯,我沒有能力收購保險公司,只能追隨巨人的腳步,從事保險行業。我深信他們不會錯,我的選擇也不會錯。如果他們選錯了,我也無怨無悔。未來廿年,保險是最有(潛質)Potentral的行業。我決意在未來三年內,打造自己的保險團隊。

  記者:您從事保險行業最深刻的感悟是甚麼?

  運豐:這得從一椿笑談說起。

  二十年前,有很多MBA同學從事保險行業。那時候,我知道誰做保險,我就悄悄地把臉背過去,生怕跟他四目相投,生怕他來找我買保險。人生就是如此的戲劇性,你討厭甚麼,偏偏就要來甚麼,來磨你的心。彷彿這一生少了這一筆就不能畫成一個圓。

  當年,在香港電訊,有位女同事,四十多歲還沒嫁出去,她總說:「不是說煩甚麼有甚麼嗎?我一煩靚仔;二煩有錢仔,怎麼一個沒來,怎麼到我這就不靈了?」當然,這是個笑談。

  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生階段,對事物的觀點是不同的。年輕的時候,誰會想「生老病死」這麼沉重的話題。人過中年,目送親人、朋友離開,慨嘆人生無常。

  香港的一位好朋友,十四歲從報童做起,一份工打了近五十年,在報社退休時拿了一百六十萬公積金,本該可以過著開心的退休生活。結果,發現患了「惡疾」。

  由於,他剛剛在報社退休,沒有了公司醫療保障。結果,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把積存了一生的退休金全部奉獻給了醫院。送他「走」的那一天,百感交集。誰會想到退休等於喪失了醫療保障,這才是香港打工仔的悲哀。其實,他還算幸運,他還有一份公積金,現在的打工仔連公積金也沒有。

  那一刻,改變了我對保險的認知。

 

畫家趙占霞作品

  記者:您是哲學博士,您的人生哲學是甚麼呢?

 

  運豐:我的人生哲學是把所學回饋給社會,用心愛身邊的人。我好感恩,一生都有佛緣,受到多位大師的開悟及教誨,我也是歸皈佛弟子。我的團隊中,有多位歸皈的佛弟子。她們要麼是自身的佛緣,要麼是受父母影響,與人為善,慈悲為懷。

 

  記者:您的團隊有甚麼特色?

 

  運豐:我的團隊是用愛心打造的專業團隊。

 

  保險屬於金融行業,與銀行、基金,三駕齊驅。從業人員要有豐富的全球視野、金融知識及敬業精神。我們的團隊中,有私人銀行家、會計師、政界精英、資訊科技界精英、傳媒精英、保險業精英,他們把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為客戶提供最全面的服務。

 

  我們有一位同事放棄了服務十幾年的全球公司的高管職務,義然加入我們的團隊。她是財經專家,對基金、強積金、稅務、財富管理擁有豐富的經驗。

 

  記者:您的團隊理念是甚麼?

 

  運豐:我們深深明白,一張保單是一世的承諾,也是一生的朋友。所以,我們將為客戶提供最優質、最貼身的服務。

 

  如今,因一張保單所帶來的服務是綜合性的。香港是國際都會,全球資訊匯集,可為客戶提供美元資產配置、財富傳承、移民顧問、海外升學、離岸公司、香港稅務等等。

 

  記者:您對身邊的人有甚麼寄望嗎?

 

  運豐:我希望我的親人、朋友,甚至每一個與我有相遇之緣的人都能擁有一份保障,令他們無後顧之憂,可以安享人生。

 

 

記者:您現在最想做的事是甚麼?

 

  運豐: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肩負著使命。五年前,我把從傳媒、互聯網、廣告行業積疊的經驗與知識,創辦了流動媒體有限公司,搭建「一帶一路資訊帶」,免費為50個國家、110間華文媒體做技術轉型,協助他們從傳統媒體轉型為新媒體,包括網站、手機App、內容管理平台、廣告平台,這一切我都視自己肩負著使命。

 

  從事保險行業也是一種使命,我不能像菩薩一樣普渡眾生,我希望以我的真誠與愛心,喚醒每一位有緣人,喚醒他們對保險的重視、對保險的認同,希望他們晚年無憂無慮,希望他們在若干若干年後,有一縷泛自內心的微笑是給我的,那時,我已心滿意足矣。

 

  認識保險是一個過程,在西方社會非常普遍,每個人都有保險,每一個剛剛走入工作的年輕人都把一部分收入放入保險,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未雨綢繆。日本社會更成熟,平均每位國民有五張保單,從失業、養老、醫療、危疾、人壽⋯⋯。

 

  近年,隨著經濟發展,人們過上了小康生活,對保險意識漸漸成熟,保險業的春天就將到來。

 

  記者:您從文化界跨度到保險界,跨度非常大,您如何把文化帶入保險界?

 

  運豐:文化、藝術、金融、保險,其實各行各業都是異曲同工,文化可以很保險,保險也可以很文化。我們的客人中,很多都是文化人,甚至熱愛文化,熱愛收藏。我也是一位業餘的收藏家,也被朋友喻為走在路上的作家。在工作中時常交流一些歷史、文化知識,希望藉文化這座橋樑增進與客戶的溝通。

 

  在成立團隊之初,我邀請著名書法家劉中方老師為團隊題字「卓越巔峰」。它的書法豐厚雍容、氣勢磅礴、筆酣墨飽,為團隊畫龍點晴。我邀請著名的畫家趙占霞為「卓越巔峰」繪畫,我為畫題詩——「處處青山望巔峰,潺潺流水伴勁松,遠處靜臥雲峰寺,橋頭靈童伴仙翁。」巔峰喻意明顯,我希望帶領我的團隊創造各自的事業高峰。畫中的「雲峰寺」,是我的宏願,我希望把收入的一部分貢獻給公益事業,建造一座寺廟。雖然,我不知道能走多遠,我會堅持下去。在此,感謝兩位藝術大師濃墨淡彩背後的情誼。

 

  ……

 

  訪問安排在卓越貴賓廳,跟王博士有聊不完的話題,訪問結束後,才有心情一覽窗外的美景,眼前是維多利亞港碧綠的海水、遠處是左右相映的座座青山,天上鑲嵌著朵朵白雲,與這畫中相映成趣。

 

  香港的夏天是最美的,藍天白雲,請君不要錯過這道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