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我給杭州市宣傳部寫過一個方案——100個理由愛上杭州。結果,石沉大海。那時,我閒得難受,現在就是给我100萬,我也無暇兼顧了。
杭州街頭的石刻、牌匾都是令人欣喜的地方。
說起書法有兩種,一種是名人書法;一種是書法名人。
這次造訪榮華戲園,呈於堂上左邊是賈平凹的書法「愛讀奇書初不記 飽經怪是總无惊。」落款十九平凹;掛於右方的是莫言作品「素心若雪清氣如蘭」,落款莫言左書。其實,不用我說,高低立見。

賈平凹的書法作品
賈平凹是「廢都」的作者,當時的發行量600萬冊。論發行量除了毛語錄就是它了。在那個剛剛性解放的年月,他把「金瓶梅」、「紅樓夢」簡單粗糙的完美演繹,滿足了讀書「此處省略三千字」的荒淫想像空間。當然,後面的「高老莊」我也讀過。在圖中的書法作品中,他不會寫兩個繁體字,「无惊」應該是「無驚」。證明他老哥學藝不精。
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字,舒展流𣈱,筆墨圓潤,書黑留白,張弛有度。且,他是用左手所寫,所以落款左書。如果,用右手則不寫左書。這證明莫言左右都可以寫字。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
賈平凹的字是名人書法;莫言可以稱得上書法名人。
另一幅扇面作品甲骨文「上善若水」是來自金陵(南京)的金鈴老師所贈。
金鈴老師習書多年,擅長楷、隸書、行書、草書,後來轉寫甲骨文。四個簡單的字卻盡顯功底深厚,光是一個「水」字,已經透露著老師對書、法的深層次理解,每一個「點」寫法都不同,令簡單的一個文字卻變化萬千。另外,看書法一定還要看落款的小字,這才是真功夫。金鈴老師的小字,有米芇的俊秀、有黃庭堅的馳張,一撇一捺盡顯乾坤。
金鈴老師說:字,得送給懂得欣賞的人。
謝謝竺建平兄令我一睹兩位名人筆墨,也感謝金鈴姐以為我懂,其實,我只略知一二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