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乃一首古琴曲,由伯牙所作。據「呂氏春秋」記載伯牙遇樵夫子期,視為知音,他可以聽出曲子中的高山與流水。子期死後,伯牙摔琴,悲嘆世上再無知音。

  周師傳是太極大師,桃李滿天下。我與師傅也是有緣,都是佛弟子,也是知音。他對道家的認知,對歷史的貫通,對茶的理解,乃至於對古琴的知識,都令人敬佩。

  昨天下午約師傳品茗,他除了拿出珍藏級的印級茶,還留了金九月餅给我,茶後感恩師傅。師傅謂:「一切都是佛緣。」

  清晨,約了師傅上龍虎山取山水,為的就是茶中的甘活。我們穿過香港大學梅苑,延著旭和道南上,一路上,淺雨灑浄,紫藤含笑,蝴蝶飛舞,笑語輕風,青山如畫。

【書法詩文】:「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 杯,人今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這是唐 代詩人王勃的詩,譯文:「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 鄉,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 愁。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 不得,鴻雁爲何還要從北方來。」

  新聞說一群「螻鑼」在馬鞍山宣佈獨立,令人啼笑皆非。山路蜿蜒,一路上遇到很多師傅的弟子,過不了一個彎道,就有人「師傅,師傅」的打招呼。我跟師傅開玩笑:「人家佔了馬鞍山,我們也佔這龍虎山吧。」師傅笑而不語。

  龍虎山有一眼著名的山泉,水質甘甜無比,引來無數愛茶之人取水飲用,在山泉旁有一蓬凉亭,亭下有一幅書法(右圖)蜀中九日 王勃,落款——愛山人。聽師傅說,這位書法家經常來,撕下舊作,貼上一幅新作。我聽後甚覺可惜,這書法家的字,甚有啟功的味道,可登大雅之堂。這愛山之人如此的撕了又貼,為這詩文增添了幾分?楚。

  感恩與師傅結緣,如高山流水,如伯牙與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