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友的媽媽盧雅文是香港人,自小學習聲樂,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她在《我的兒子馬友友》一書中說:「他的善心和真誠,比他拉大提琴的成功更重要……」關於盧媽媽的專訪,我不在此贅述,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培養孩子的善良、慈悲才重要。

  馬友友的音樂同行,獲得過最多葛萊美獎(二十六個)的著名歌唱家愛麗森.克勞絲(Alison Krauss)有次説:「能夠和馬友友的藝術才華相提並論的只有他的善良和慷慨。是神造了馬友友,馬友友被造出來了,神也就收工了。」我深信這是對馬友友最真實的評價。

  我一直喜愛馬友友,除了他的音樂,就是那一臉友善的笑容。最近,翻看他的故事才發現甚麼叫「相由心生」。

  我建議朋友看看盧雅文的書,對於如何教育孩子很有啟發。

作者:王運豐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