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云: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循環往復,日往則月來,寒往則暑,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這就是萬物運行的法則,這就是宇宙的真理。

 

  卓越團隊以「春夏秋冬」為哲學思想,遵循萬物法則。

 

  我們從事的任何一個行業也是如此,有黃金期,有夕陽期,我從2008年進入保險行業,目睹了香港保險行業的發展。在金融風暴後,雖然也進入低潮期。但是,隨後便進入保險行業的鼎盛階段。今年的疫情,為全球經濟帶來致命的打擊,香港保險業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正正喚醒了人們對危機意識,世事無常,旦夕禍福。

 

  第一張保單的故事

 

  1995年結婚後,我先生買了一份人壽保險,我是受益人。他說:「結婚宣誓時要照顧你一生一世,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我買了一份保險給你,只是想你多一份安全感。」我當時很感動。

 

  兒子出生後,丈夫又為兒子買了另一份保險,為了讓兒子健康成長,為兒子作好保障。當時,我覺得他是一位負責任,有擔當的好老公、好爸爸。

 

  進入保險業

 

  2008年金融海嘯,我的老闆林世榮過世,留下未讀完書的兒子和負債給妻子,這件事對我感觸很深。這一年,這一件事,令我加入了保險業。

 

  保險業就是幫助客戶做保障規劃,正如一艘巨輪在海中航行,船上一定要配備救生艇和救生圈,我們的工作就是客戶預備救生艇和救生圈,幫助客戶和朋友建立好家庭的保障網,讓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錢有所積。

 

葉惠玲夫婦沐浴晚霞中

 

  終生學習之路

 

  保險是一門綜合性的學問,要求從業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經濟、曉識醫學、了解法律及稅務⋯⋯。因為,不同的保險產品涉及不同行業的知識,不同的客戶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務,這也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行業。

 

  當年,我參加國際理財策劃師IFPC課程學習到國際稅務和法律,對正準備移民到海外的內地朋友提供了很大幫助。他們也希望我的專業知識可以幫助他們在法律、金融、保險、信托、移民、稅務、理財等各個領域提供綜合的解決策略。

 

  全面家庭規劃

 

  今天的保險,已不再是一張單純的、單一的保單。例如,大部分父母要為孩子做好婚前財產保障,即不傷害當事人的感情,又不失雙方家長的面子。這便要求保險從業員擔當起專業的角色,為家庭財務提供全面的保障。另外,也建議民營企業家在企業和家庭做好風險隔離措施,左手融資右手防護,企業、家業兩相安。

 

葉惠玲在劍橋

 

  在2020年的今天,保險已經是家庭保障的必需品,是重要的家庭資產保存工具。

 

  有一種觀點,有足夠的金錢是否還需要保險?

 

  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保險。保險不是萬能的,也沒有一種保險是萬能的。但是,沒有保險則萬萬不

 

能。世事無常,旦夕禍福,就如一場疫情波及全球,

 

令到無數個家庭受到衝擊。

 

  保險可以解決一部份財富風險及問題,雖然,我們祝福每個人都遠離災難與意外。但是,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這是人世間永恆的道。所以,提前做好規劃是必要的。

 

  高資產人士都不能輕視人壽保險的資產保存功能,反之,應該在資產情況正常的時候未雨綢繆,提前做通過保單架構設計進行資產保存規劃。

 

  我熱愛這份事業,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去了很多地方,有一次去菲律賓見客,發現華人圈子非常團結友愛。年輕一代大多數都不會講中文,但講得最好的一句就是「我是中國人」。我的足跡已經踏遍世界各地,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因此,嚐遍了天下美食。

 

我熱愛旅行,我要讀千卷書行萬里路,旅行途中會有很多人文知識和感悟。

 

  我與王博士是在普陀山拜佛結緣,巧的是大家都歸於同一位法師,對於王博士的博學和智慧深深的敬佩,我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們曾經聊過一個話題:「甚麼是幸福?」我當時回答:「幸福是一種感覺」。他說:「幸福要有三個自由的基礎,首先要有人身的自由;其次是有思想的自由;再者是財務自由,有了這三個自由的基礎才有真正的幸福。」

 

  我們現時從事的工作就是為客戶做好財務自由規劃,我們的宗旨就是讓客戶成為一個真正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