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因貓(Maine Coon)是北美洲最早自然產生的長毛貓品種,原產於美國東岸緬因州附近。緬因貓體格強壯,毛髮既長又濃密。因為生長環境相似,緬因貓的長像與西伯利亞森林貓和挪威森林貓非常相似。緬因貓在貓類中屬大型品種,一隻成年的緬因貓可以長達1米或以上,平均重7至9公斤,而一般家貓的重量,只有約3.6至4.5公斤。
冷峻的外表、健壯的體型和長毛項圈,使它看起來威風凜凜。實際上牠卻是一隻善於交際的貓咪,喜歡和人類相處,且性格溫順,聰慧俏皮,是個「溫柔的巨人」。緬因貓的發育期較長,一般貓種在一歲就算成貓,體型也就趨於穩定,緬因貓則要3-4歲才完全成熟,這也是緬因貓體格巨大的原因。世界紀錄保持貓Omar在3歲時就長達120厘米,重量達到14公斤。
緬因貓性格非常溫馴,會陪伴主人做雜務。我們家的「鹹蛋黃」也不例外,不管是在煮飯,還是在晾衣服,牠都會一步一趨的陪伴左右,非常黏人。每次我或家人回家時,不管牠在睡覺、喝水還是在玩玩具,「鹹蛋黃」都會馬上停下來,飛速沖到門口迎接我們。

當然緬因貓偶爾也有故意搗蛋的時候,例如故意把桌上的塑膠瓶或小物件從桌子上推下來,或是攀爬傢具,並且搗蛋玩耍後表現地很愉快。緬因貓也可以表現地如小狗一樣玩「你丟我撿」的遊戲,「鹹蛋黃」會帶著自己在餐桌上撿起的紙巾球,走到想要起玩耍的人面前放下球,然後等著球被丟出去,牠撿回來。
最近夏天到了,南方的溫度已經達到30度,並有持續上漲的空間。在體驗過冷氣的美好後,「鹹黃」一但從門縫發現我們房間開了冷氣,就會在外面
輕聲叫著並抓門,好像在說:「我也要進來,快開門讓我進去!」如果我們不理會它,在我們打開門的候,「鹹蛋黃」會趴在地上用水汪汪的眼睛,很可憐的看著我們,讓我們不忍心不讓牠進來房間。如果我們實在不理牠,「鹹蛋黃」會平躺在地上,盡最大努力把自己擠向門縫,享受從門縫跑出去的冷氣,畫面非常搞笑。
值得注意的是緬因貓因為先天的基因,比較容易出現心臟疾病,其中一個是心肌肥大症。這個病徵比較難察覺,一般是在獸醫檢查時聽到有雜音,才發現其出現心臟問題。作為主人,當發現貓貓有氣喘的狀況,這便可能是牠氧氣不足造成心臟輸血不良,是心臟疾病的徵兆。此外緬因貓因體型比較大,有時候尾巴會不小心把東西碰倒,除了要有多一點耐心外,要預留多一點的活動空間,牠才能愉快地玩耍。
如何一眼分辨出緬因貓呢?
答案是看耳朵。緬因貓有個最大的特色,那就是耳尖上明顯的一撮耳脊毛!挪威森林貓一般並沒有這撮毛,或者是較不明顯。緬因貓也因為這撮耳脊毛,讓牠們看起來和山貓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