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上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的第四個經濟體,人口佔四灣區之冠,發展潛力無限,香港作為龍頭更是充滿無限商機。

多年前,匯豐銀行有一則廣告,一條金魚在一個魚缸裏游呀游,自言自語地說:何時才能游到大海。香港就像那條金魚,由於地域的限制,經濟活動受到束縛,永遠也游不到大海。香港一個七百萬人口的城市,人才匮乏,市場局限,這是城市的硬傷。如今,粵港澳大灣區開闢了新藍海,令到香港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走向近七千萬人口的市場。

縱觀三大灣區,各自有著自己的歷史脈搏,在世界經濟活動中形成了獨有的位置。舊金山灣區注重科技研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之一;紐約灣區堪稱世界之首,是世界金融樞紐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日本東京灣區以繁華的東京都、超前發達的工業製造及高效的六大港口聞名於世。

讓我們看看四大灣區的面積、人口及經濟體量。

舊金山灣區面積1.79萬平方公里,紐約灣區面積2.15萬平方公里,日本東京灣區面積3.69萬平方公里,粵港澳大灣區面積5.59萬平方公里。

人口

舊金山灣區764.1萬,紐約灣區2,020萬,日本東京灣區4,396.2萬,粵港澳大灣區        6,958萬。

GDP(百萬美元)

舊金山灣區  102,230萬,紐約灣區82,050萬,日本東京灣區40,270萬,粵港澳大灣區 21,750萬。

粵港澳大灣區推出《2022-2035》規劃,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與創新中心。通過灣區内各城市協同發展,憑借各城市在金融、專業服務、高端製造以及科技創新等不同領域的優勢,大灣區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多元化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相信可以成為國際一流航運中心、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李克強總理在二十大會議上稱,港府換屆將嚴格依照基本法相關規定進行,希望港府「團結帶領」香港各界人士繼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鞏固好、提升好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三大中心地位」,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保險行業作為香港三大經濟支柱的其中一部分,在大灣區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此,2020年人民銀行、中銀保監、中證監及外滙局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提升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牽涉保險、銀行、期貨、基金管理、證券等行業,開展跨境業務。

未來,香港保險業務可以跨境收支管理和服務,內地銀行為已購買港澳地區保險產品的內地居民提供理賠、續保、退保等跨境資金滙兌服務,鼓勵港澳地區人民幣保險資金回流,支持港澳保險公司依法取得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融資支持。

卓越巔峰團隊在王博士的帶領下,四月份在大灣區華麗登場,成為香港保險行業的先驅者,整合大灣區、香港、澳門的保險人才,為團隊的持續發展夯實牢固基礎,精於求精,以誠展信,共創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