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題突然之間在腦海中浮現,對於「卓越巔峰」團隊而言,她就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從天而降。張醫生就是張素芳,我們在招募活動中結緣,在她了解香港的保險行業後,彷彿肩負著使命,義無反顧地要加入這個團隊,要從事這份偉大的事業,希望例用過往在醫學界積累的經驗與知識,造福身邊的有緣人,為客戶提供專業意見,提供最適合的保障。
原來,一直準備為素芳做訪問。但是,當看過她的朋友圈才發現,素芳文筆秀麗,文學功底深厚,她的隨筆最能反應真實的素芳,所以,我轉載之與讀者分享。
當初從醫學院畢業準備到腫瘤醫院工作時,有個親戚對我說:以後最好不要跟你打交道,找你沒好事。一副對我避之唯恐不及的樣子。後來,這親戚頻頻來找我,要麼是他哪裡不舒服了找我咨詢,要麼是他很熱情熟絡地帶著他生病的親朋來找我幫忙,一副為有我這樣的醫生親戚而感到自豪的表情,完全忘了當初對我的那種抵制的態度。等到我離開醫院去衛校做教育工作時,對我最覺得不捨和想念的反倒是那些我在醫院工作期間服務過的病患和親朋。時至今日,我依舊記得我當初在腫瘤醫院工作期間看到剛結婚不久的女孩患直腸癌而去世時我心痛地寫下的一篇小文《生命之托》里最後一句話:生命之托,無比之重,唯殫精竭慮,也不為過。
醫者的座右銘:to comfort always ; to relieve often ;to cure sometimes (總是去安慰,常常去幫助,有時去治癒)。
我們該如何體現對生命的敬畏?如何保障生命的尊嚴和質量?
生命,何以維繫,何以為解?
千帆閱過,原想著半百之後不過爾爾了。可一日,漫步於喧嘩已逝的星光大道,驀然回首,竟驚覺解藥及答案就在身後。整棟高樓之上,滾動播放著一家品牌公司成立175週年的宣傳廣告:WE DO HEALTH, WE DO WEALTH, Listening, Understanding, Delivering.
175年,時間給出了答案。
從教育到醫學,再從醫學到教育,最後回歸萬物追求之本源:保險。
餘生,帶著未盡的使命,做一件可傳承世代百年的事情。
作者:張素芳
《當幸福來敲門》
年過半百,有沒有羨慕那種「左牽黃,右擎蒼,老夫聊發少年狂」的瀟灑?
而現實是「左牽娃,右扛囊,老婦送兒上學堂」的抓狂。
偏偏這老婦還破天荒的穿了一身西服套裙的正裝。
出門前,兒子上下打量我:媽媽,你這是要去上班嗎?打個領結就更漂亮了!
等車的空檔,兒子俯身去摸我的絲襪:好光滑呀!我趕緊阻止:兒子!快站起來!這動作不文明!話音未落,小巴呼嘯而至,恰好還有兩個空座,我和兒子開心地像是中了大獎。
十分鐘車程,下車,扯著小兒又要狂奔,小兒卻擔心他手中的那盆綠植纖細的小莖會被風吹倒,用手小心翼翼的罩著,慢騰騰的走,壓根不理會我的催促,也不管會不會遲到。從幼兒園帶回來的綠植,養了兩個月,沒怎麼見長,只是旁邊冒出一根發絲一樣的細莖,上面頂了綠豆大小的幾片葉子,那細莖,隨風招搖,又搖搖欲倒。兒子全靠這「一枝獨秀」去幼兒園交差了,我也不想看到那細莖被風吹倒的慘劇,只好強壓焦急,陪著他慢慢挪到了幼兒園。還好,老師仍站在門口迎接小朋友。接了我肩上的大行李袋(裡面裝著兒子的被褥)及圖書袋,老師竟然也問了一句跟兒子一樣的問題:憲岐媽媽你這是要去上班嗎?
看來今天的這身行頭太顯眼。
安置好了兒子,接下來才是我的時間。身上只剩下一個雙肩包了,輕鬆了不少,拿出雙肩包里的手機,看看時間,還好還好,我也應該不會遲到。告訴自己,看來該重拾戴手錶的老習慣了。
快步奔向另一個候車點,腦子卻浮現出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里的情景,如今每日的奔波,跟那為自己和兒子努力謀生活的父親是多麼的相同。不同的是,我今日保住了兒子綠植的「一枝獨秀」,沒讓他像電影里的那個兒子那樣傷心的看著自己心愛的玩具被落在了車後。
盡力向前奔跑,只希望當幸福來敲門時,我正好趕到了門旁,不遲不早,剛剛好。
作者:張素芳
讀完上文的兩篇文章,我深深被他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激情所感動,我深信,張醫生在這裡一定會成功,她會為千千萬萬個客戶提供專業意見;她會為萬萬千千個家庭帶去保障。
寫到此,你也該深信那一句名言——「一切過往皆是序章」,天上掉下來的這位天使,在洗盡鉛華之後,為芸芸眾生而來。